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

愛在暹邏

看了「愛在暹邏」,一部關於愛與希望,失去與成長的電影。








電影宣傳的文案寫得很好,很吸引我,即使有人將片子歸類於同志電影,仍不減我觀影的興趣。看完電影,真的可以說,這不是同志電影,如果你想要找愛,親情、友情,這真的是一部小品,淡而有味,可以一看。



想來應該是引進電影的這些人那時看過電影後,深深被電影感動,所以才會把片子的介紹寫的這樣動人真摯。官網上得知,將此片在台發行這片的這些人,真得是很有心的人。他們是廣告出身的幾個年輕人,不過聚資一百萬買下版權,讓影片在台再發行上映,只為了和台灣觀眾分享這一部他們深受感動的電影—一部青春片。



那我怎看這電影呢?



對於親情部分還有失去、寂寞特別有感覺。所以我覺得這是關於愛與希望,失去與成長的電影。尤其,如果你也曾經年輕過,可以去看電影,看導演怎麼看過往的失去、如何看成長,還有關於愛的認識以及迷惘。



電影的步調緩慢,也許是因為民情不同,所以覺得節奏不夠快,不過歌很好聽。打這些字的當下正在聽,雖然聽不懂泰文,但是中文翻譯的歌詞很不錯。看完電影聽歌更有感覺。只是,電影裡頭沒有那麼多歡笑的場景,沒有那麼多親吻擁抱,爭執誤會,樸實的電影風格,感情其實是細膩婉轉的,如果你總是習慣重口味,熟悉好萊塢的電影流程,那可能會有耐著性子看電影的感覺。我就是必須放慢步調來欣賞電影,因為最近看的電影節奏都比「愛在暹邏」快,如海角、還有囧男孩,但是這都是值得和朋友推薦的好電影,貼近心底、貼近記憶,所以會感動。



愛在暹邏裡,爸媽和姊姊的演技都很好,很多地方讓人不禁淚留,兩個小男生也嫩的剛好,一點都不煽情,很泰國。片子裡的人說話都很軟,就像到泰國玩身邊的人說話,不論是男女,都很有禮也很溫柔,如果你去過泰國就知道,那是當地的民情。所以別先入為主的把片子對號入座當成同志片,尤其當男生舉止口吻柔性些,就粗魯的冠上同志標籤。同志片我看的不多,也許斷背山吧?但是那部片太好看,已無關乎同志不同志。況且,愛在暹邏這部片說的是年少時純純的愛與人生路上的失落,又失落的部分不僅是個人,也是家庭和朋友。



人生的旅程上總有人離開,也許是預期也許是不告而別,那我們怎麼繼續向前走?如果那份失去是那樣永難忘懷、痛徹心扉、不願面對,或僅存在記憶裡,轉身時才想起?就像導演電影裡就著民初時的中文歌說的:有愛就有希望。愛可以讓每一個人成長,面對寂寞、即使手裡頭的擁有看似未必完整。「love」是電影的主軸,也是人生路上我們有時沒有聽見的背景配樂。



總地來說,還是一部四平八穩的感人電影,私下覺得有那麼點像濃縮版的日劇,涓淡細膩卻又細水長留。可以想見為何電影在泰國掀起一場旋風,因為我也以為泰國都是鬼片,哈哈。可以看到這樣一部清新卻又真誠的電影,又有音樂又有親情、愛情與友情,還有可愛的男女主角,當然會讓觀眾耳目一新,魚貫入戲院。很像海角吧?剛好是久違戲院的觀眾需要的快樂與感動。所以看完電影,心裡會有一點滿滿的,因為某個空缺又被故事補上了,這就是我們一再走進戲院的原因吧。
 
 
 
 
 
2008/09/22 15:22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